2012年第4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采矿与选矿
  • 刘建远,罗科华,周兵仔
    摘要:
    利用活塞缸体压载装置,在压力试验机上对三种铁矿石物料分别进行了窄粒级和宽粒级给料的颗粒床粒间粉碎试验研究。试验用的5个窄粒级为2.5/3.2; 1.6/2.0; 0.8/1.0; 0.4/0.5和0.2/0.25 mm,宽粒级为0/4.0 mm;压强变化范围为30至360 MPa。结果表明,颗粒床单位质量物料吸收的能量与压强有线性关系;压载产物细度随压强的增加而加大,但加大的幅度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变小;不同粒度的窄粒级颗粒床的压载产物粒度分布曲线之间不存在自相似性。试验数据可用于建立关于这三种矿石物料的粒间粉碎数学模型。
  • 黄正均,杨志军
    摘要:
    为保证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需对-30m水平挂帮矿进行开采,而西南边帮的稳定确保挂帮矿的顺利开采,因此基于杏山铁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杏山铁矿矿区在露天转地下条件下,对西南帮边坡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西南边坡变形破坏规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杏山铁矿GM(1,1)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杏山铁矿边坡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其变化趋势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GM(1,1)预测模型的可靠性,为模型后期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梁强,侯克鹏,司悦彤
    2012,21(4):10-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根据岩性选择地应力测点的位置,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测得该矿山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线性回归得出最大主应力随深度的变化,使地应力更好地应用于岩爆预测。从岩爆发生的力学要求,脆性要求,完整性要求和储能要求等四个方面来描述岩爆发生的可能性,系统提高了岩爆倾向性预测的准确性,并与该矿现场岩爆情况,发生的位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套新的简便、完整的岩爆倾向性预测的方法。
  • 臧怀壮,李鑫,龚兵,李国仲,花宝玲
    2012,21(4):14-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地下矿山装药车的发展现状,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计算机、通信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装药车在地下矿山的无人化操作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 李松清,魏明安,曾克文
    2012,21(4):17-2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与传统的铁矿抑制剂淀粉做比较,对DX-1在某宁乡式高磷鲕状赤铁矿反浮选脱磷中的应用做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磨矿细度为-74μm含量占90%,以BK422为反浮选脱磷捕收剂,DX-1的抑制效果比淀粉明显要好。经过一粗两精开路浮选流程可以获得P品位0.37%,,Fe回收率89.64%的铁精矿。
  • 王伊杰,文书明,刘建,吕梦阳,邓久帅
    2012,21(4):21-2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闪锌矿的抑制剂及活化剂、异极矿和菱锌矿的活化剂及其作用机理和它们在选矿厂中的应用,认为通过进一步对锌矿物与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与探索,研制新型高效的药剂仍是主要方向的研究方向。
  • 刘明宝,印万忠,韩跃新,孙中强,段理祎
    2012,21(4):26-2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X射线辐射机的外形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工作过程,并对X射线辐射分选技术的物理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针对辽宁地区低品位钼矿和镍矿进行了X射线预分选试验。低品位钼矿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分离阈值为0.30时,可获得原矿抛尾率为63.70%,富集比2.03,精矿回收率为73.11%,精矿品位为0.130%的良好指标;低品位镍矿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分选阈值为0.05时,可获得原矿抛尾率为61.63%,富集比1.45,精矿回收率为61.92%,精矿品位为0.64%的良好指标。
  • 韩伟
    2012,21(4):30-3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根据试验尾矿中的铂钯矿物绝大多数与铁矿物结合的性质特点,本试验研究采用磁选 浮选的联合流程来回收尾矿中的铂钯金属,采用推荐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铂钯精矿中铂、钯品位分别为11.20 g/t、28.37 g/t,回收率分别为54.70%、57.19%,技术指标较为理想,充分回收了铂族金属资源,对加大这些宝贵铂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 陈学辉
    2012,21(4):33-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摘要: 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为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防止灾害事故发生,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事故树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对系统安全评价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集对分析的基本理论,以及集对分析理论与事故树分析的结合求解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模型;接着以尾矿库安全评价为例,并分析计算结果;最后总结了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在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判定的优越性。
  • 马海军
    2012,21(4):38-4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钻探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危及人身安全。由于野外施工作业的不确定性,很难量化分析,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构建钻探施工事故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权重,建立AHP-Fuzzy评价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其危险性,为企业进行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 宋凯伟,刘殿文
    2012,21(4):41-4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针对近年来研发出来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铜矿浮选捕收剂以及改进的浮选新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与系统归纳,主要从氧、硫化铜两方面综述了浮选新工艺与单一浮选捕收剂、组合捕收剂的实际应用效果。
  • 叶峰宏,刘全军,邓荣东,胡婷
    2012,21(4):46-4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该矿石原矿为铜铅锌的氧化矿,原矿含铅3.78%,含锌3.92%,含铜0.303%。且铅氧化率高,达到了近50%。现场采用了“部分混浮—抑锌浮铅铜—锌浮选—铜铅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但最终铜铅分离指标不理想。经过试验最终制定一精三粗二扫的流程并获得含铜17.85%,含铅7.61%的铜精矿与含铜2.65%,含铅53.90%的铅精矿。
  • 冶金与材料
  • 范艳青
    2012,21(4):50-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对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进行了研究,通过在高温下NaOH与钛渣中含硅矿物的反应,破坏对铁形成包裹的硅酸盐,焙烧物水浸脱硅后,再酸浸除铁等杂质,得到TiO2含量大于92%的高品质人造金红石。通过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最佳工艺参数:氢氧化钠按钛渣中铝、硅含量理论量的4.5倍加入混均,900℃焙烧1小时。焙烧样在液固比1:1、常温下水洗涤1h脱硅;洗涤样在液固比4:1,盐酸浓度18%,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4h条件下进行了酸浸除杂;900℃下煅烧1h。
  • 郭磊,彭金辉
    2012,21(4):54-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开展了白钨精矿的微波干燥新工艺研究,考察了微波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以及物料质量三因素对相对脱水率的影响。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以白钨精矿相对脱水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组合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所得优化工艺条件为:物料温度92℃,微波干燥时间174s,物料质量135g,白钨精矿的相对脱水率达到82.4%,验证试验实际值与预测值比较接近,可靠性较高。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电加热干燥相比,微波干燥时间缩短了97.5%,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优化设计对工艺参数具有较好的优化和预测,微波干燥白钨精矿新工艺合理可行,对矿物的微波干燥工艺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尹久发,张启旺,张敏,卢红波
    2012,21(4):58-6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研究了锡阳极泥锡锑分离硫化挥发过程 ,硫化铁加入量、反应时间、焙烧反应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硫化铁与锡阳极泥比25%,反应温度1050?50℃,反应时间2h的试验条件下,锡阳极泥锡锑有价金属元素分离率达90%以上,实现了锡阳极泥中锡锑等高价值金属元素有效综合利用,创新火法处理锡阳极泥锡锑分离工艺。
  • 徐亚飞,李永刚,廖元双,杨大锦
    2012,21(4):63-6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主要针对我国特有的钒矿资源-石煤进行了浸出性能的研究,通过对熟化硫酸用量、熟化温度、熟化时间、浸出时间、进出温度等条件的研究,提出了硫酸熟化-浸出法从石煤中浸出钒的新工艺,浸出率可达94%,这对石煤提钒实际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 彬,朱 云
    2012,21(4):66-6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用直流电弧炉对高硫铬铁矿冶炼高碳铬铁工艺进行实验室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炉渣碱度对铬铁产品的含硫量有明显影响。在1780 ℃时的理论较佳碱度为1.5,过高或过低的碱度,脱硫能力都会下降。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铬铁产品的铬含量和回收率也越高,最佳温度范围为1750~1800 ℃。在1780℃下,焦碳加入量最佳范围12%~15%,若低于12%,铬铁的还原回收率低于90%;高于15%,铬铁的硫含量超过0.06%。用试含硫0.12%的铬铁矿在最佳条件下冶炼,获得含Cr 62.78%,S 0.040%,P 0.040%的铬铁产品。
  • 黄彦龙,柏少军
    2012,21(4):69-7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短缺的局面。合理开发富含多种有价金属的黑色岩系钼镍矿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钼镍矿的矿物组成和特性的分析,介绍了当前钼镍矿的处理工艺研究概况。提出了选冶联合处理钼镍矿的工艺,以及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钼镍矿的性质特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这既符合当今国际矿产资源发展的趋势,同事也对其他低品位多有价金属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后宝明
    2012,21(4):73-7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开展了热压浸出法处理黑白钨矿浸出钨的试验,重点考察了碱矿比、苛性钠配比、液固比、氧气压力、浸出温度与浸出时间对钨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矿比从20%逐渐增加到45%时,钨的浸出率随碱量的增加逐渐提高;苛性钠添加量在高于390g时,钨浸出率在93%以上,且钨浸出率随着苛性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液固比的增大,钨的浸出率由到87.43%提高至95%以上,但最佳液固比为3:1时能提高精矿的处理能力;通氧不利于钨的浸出,最佳浸出温度为160℃、浸出时间为1h时,钨的浸出率达95.55%。
  • 薛文忠,刘淑清
    2012,21(4):78-8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我国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存在种分分解过程存在分解率低、分解时间长、种子比大、产品质量波动大等问题。本文在详细讨论分解温度、原液苛性比值、晶种质量及铝酸钠溶液杂质含量等工艺条件对种分分解过程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分解原液的苛性比值、两段降温分解制度、醋酸增加晶种活性、降低铝酸钠溶液中Ns、Nc杂质含量和采用添加剂的技术等几种强化种分分解过程的途径。同时对不同氧化铝生产工艺中的种分分解过程,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可为我国氧化铝的优质高产、降低能耗提供借鉴。
  • 朱玉平,张旭,王一非,吕忠华
    2012,21(4):82-8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概述了现今国内外生产硫酸铜的工艺现状,简述了利用各种原料生产硫酸铜的基本原理、工艺优缺点、应用前景等特点,可为新建硫酸铜厂的生产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 设备与自动化
  • 范玉佼,刘向军,蒋兴宇
    2012,21(4):85-8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固定床反应器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反应区内气体流动均匀程度,入口处气体预分流器的优化设计非常重要,本文以一轴流固定床入口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入口空腔内气体流动情况,对比分析了加设预气体分布器的优势,并对比研究了分流器侧壁面开孔的孔隙率、孔径、开孔位置以及分布器尺寸等对流场气流分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
  • 胡小林,黄麟森,王清峰
    2012,21(4):89-9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目前煤矿行业广泛采用定向钻进,对随钻测量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介绍了随钻测量装置系统的原理,并采用无需电池供电的方法给测斜探管供电,节省了以往因探管电池电量耗尽而退出全部钻杆更换电池的时间以及减少了测量装置系统的成本。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实际的随钻测量装置,并通过工业试验证明研制的随钻测量系统能够完成倾角、方位角、工具面向角等参数的测量,提高了钻进效率。
  • 刘继明
    2012,21(4):93-9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以某铜矿选矿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为背景,介绍了Wonderware软件的特点,利用Wonderware的系统平台软件构建了一个选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阐述了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和设计。实践证明,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可以方便的实现对选矿流程的在线监控和操作,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
  • 环境与再生资源
  • 孙鑫,宁平,唐晓龙,易红宏,周连碧,张旭
    2012,21(4):97-10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监管责任重大,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是建立固体废物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环境风险评价,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比较,总结对比了主要的五种风险评价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安全检查表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模糊逻辑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根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的特点及其环境风险特性与评价要求,提出将模糊逻辑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使用,为正在逐步发展的工业固体废物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 工艺矿物学与分析测试
  • 伍玉涛,陈志平,贺存君,刘涛
    2012,21(4):103-10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为了实现微波相移法检测铁精矿水分,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微波透过铁精矿物料后微波信号的相移与铁精矿的质量厚度和等效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微波相移法检测铁精矿水分的数学模型。根据介电原理进行一系列试验验证,得到的了微波相移法检测铁精矿水分的定标曲线,通过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铁精矿水分检测。
  • 其他
  • 李梅
    2012,21(4):107-1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探讨了有色冶金专业图书在编辑加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数据统计问题、图的使用、技术性问题和文风等,本文通过大量具体实例解析了这些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为广大有色冶金专业工作者在撰写相关专业科技图书时提高写作水平提供参考,以促进有色冶金专业图书出版的整体质量。
    采矿与选矿
  • 刘建远,罗科华,周兵仔
    摘要:
    利用活塞缸体压载装置,在压力试验机上对三种铁矿石物料分别进行了窄粒级和宽粒级给料的颗粒床粒间粉碎试验研究。试验用的5个窄粒级为2.5/3.2; 1.6/2.0; 0.8/1.0; 0.4/0.5和0.2/0.25 mm,宽粒级为0/4.0 mm;压强变化范围为30至360 MPa。结果表明,颗粒床单位质量物料吸收的能量与压强有线性关系;压载产物细度随压强的增加而加大,但加大的幅度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变小;不同粒度的窄粒级颗粒床的压载产物粒度分布曲线之间不存在自相似性。试验数据可用于建立关于这三种矿石物料的粒间粉碎数学模型。
  • 黄正均,杨志军
    摘要:
    为保证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需对-30m水平挂帮矿进行开采,而西南边帮的稳定确保挂帮矿的顺利开采,因此基于杏山铁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杏山铁矿矿区在露天转地下条件下,对西南帮边坡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西南边坡变形破坏规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杏山铁矿GM(1,1)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杏山铁矿边坡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其变化趋势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GM(1,1)预测模型的可靠性,为模型后期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梁强,侯克鹏,司悦彤
    2012,21(4):10-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根据岩性选择地应力测点的位置,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测得该矿山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线性回归得出最大主应力随深度的变化,使地应力更好地应用于岩爆预测。从岩爆发生的力学要求,脆性要求,完整性要求和储能要求等四个方面来描述岩爆发生的可能性,系统提高了岩爆倾向性预测的准确性,并与该矿现场岩爆情况,发生的位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套新的简便、完整的岩爆倾向性预测的方法。
  • 臧怀壮,李鑫,龚兵,李国仲,花宝玲
    2012,21(4):14-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地下矿山装药车的发展现状,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计算机、通信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装药车在地下矿山的无人化操作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 李松清,魏明安,曾克文
    2012,21(4):17-2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与传统的铁矿抑制剂淀粉做比较,对DX-1在某宁乡式高磷鲕状赤铁矿反浮选脱磷中的应用做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磨矿细度为-74μm含量占90%,以BK422为反浮选脱磷捕收剂,DX-1的抑制效果比淀粉明显要好。经过一粗两精开路浮选流程可以获得P品位0.37%,,Fe回收率89.64%的铁精矿。
  • 王伊杰,文书明,刘建,吕梦阳,邓久帅
    2012,21(4):21-2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闪锌矿的抑制剂及活化剂、异极矿和菱锌矿的活化剂及其作用机理和它们在选矿厂中的应用,认为通过进一步对锌矿物与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与探索,研制新型高效的药剂仍是主要方向的研究方向。
  • 刘明宝,印万忠,韩跃新,孙中强,段理祎
    2012,21(4):26-2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X射线辐射机的外形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工作过程,并对X射线辐射分选技术的物理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针对辽宁地区低品位钼矿和镍矿进行了X射线预分选试验。低品位钼矿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分离阈值为0.30时,可获得原矿抛尾率为63.70%,富集比2.03,精矿回收率为73.11%,精矿品位为0.130%的良好指标;低品位镍矿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分选阈值为0.05时,可获得原矿抛尾率为61.63%,富集比1.45,精矿回收率为61.92%,精矿品位为0.64%的良好指标。
  • 韩伟
    2012,21(4):30-3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根据试验尾矿中的铂钯矿物绝大多数与铁矿物结合的性质特点,本试验研究采用磁选 浮选的联合流程来回收尾矿中的铂钯金属,采用推荐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铂钯精矿中铂、钯品位分别为11.20 g/t、28.37 g/t,回收率分别为54.70%、57.19%,技术指标较为理想,充分回收了铂族金属资源,对加大这些宝贵铂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 陈学辉
    2012,21(4):33-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摘要: 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为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防止灾害事故发生,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事故树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对系统安全评价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集对分析的基本理论,以及集对分析理论与事故树分析的结合求解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模型;接着以尾矿库安全评价为例,并分析计算结果;最后总结了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在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判定的优越性。
  • 马海军
    2012,21(4):38-4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钻探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危及人身安全。由于野外施工作业的不确定性,很难量化分析,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构建钻探施工事故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权重,建立AHP-Fuzzy评价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其危险性,为企业进行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 宋凯伟,刘殿文
    2012,21(4):41-4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针对近年来研发出来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铜矿浮选捕收剂以及改进的浮选新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与系统归纳,主要从氧、硫化铜两方面综述了浮选新工艺与单一浮选捕收剂、组合捕收剂的实际应用效果。
  • 叶峰宏,刘全军,邓荣东,胡婷
    2012,21(4):46-4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该矿石原矿为铜铅锌的氧化矿,原矿含铅3.78%,含锌3.92%,含铜0.303%。且铅氧化率高,达到了近50%。现场采用了“部分混浮—抑锌浮铅铜—锌浮选—铜铅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但最终铜铅分离指标不理想。经过试验最终制定一精三粗二扫的流程并获得含铜17.85%,含铅7.61%的铜精矿与含铜2.65%,含铅53.90%的铅精矿。
  • 冶金与材料
  • 范艳青
    2012,21(4):50-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对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进行了研究,通过在高温下NaOH与钛渣中含硅矿物的反应,破坏对铁形成包裹的硅酸盐,焙烧物水浸脱硅后,再酸浸除铁等杂质,得到TiO2含量大于92%的高品质人造金红石。通过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最佳工艺参数:氢氧化钠按钛渣中铝、硅含量理论量的4.5倍加入混均,900℃焙烧1小时。焙烧样在液固比1:1、常温下水洗涤1h脱硅;洗涤样在液固比4:1,盐酸浓度18%,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4h条件下进行了酸浸除杂;900℃下煅烧1h。
  • 郭磊,彭金辉
    2012,21(4):54-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开展了白钨精矿的微波干燥新工艺研究,考察了微波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以及物料质量三因素对相对脱水率的影响。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以白钨精矿相对脱水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组合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所得优化工艺条件为:物料温度92℃,微波干燥时间174s,物料质量135g,白钨精矿的相对脱水率达到82.4%,验证试验实际值与预测值比较接近,可靠性较高。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电加热干燥相比,微波干燥时间缩短了97.5%,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优化设计对工艺参数具有较好的优化和预测,微波干燥白钨精矿新工艺合理可行,对矿物的微波干燥工艺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尹久发,张启旺,张敏,卢红波
    2012,21(4):58-6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研究了锡阳极泥锡锑分离硫化挥发过程 ,硫化铁加入量、反应时间、焙烧反应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硫化铁与锡阳极泥比25%,反应温度1050?50℃,反应时间2h的试验条件下,锡阳极泥锡锑有价金属元素分离率达90%以上,实现了锡阳极泥中锡锑等高价值金属元素有效综合利用,创新火法处理锡阳极泥锡锑分离工艺。
  • 徐亚飞,李永刚,廖元双,杨大锦
    2012,21(4):63-6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主要针对我国特有的钒矿资源-石煤进行了浸出性能的研究,通过对熟化硫酸用量、熟化温度、熟化时间、浸出时间、进出温度等条件的研究,提出了硫酸熟化-浸出法从石煤中浸出钒的新工艺,浸出率可达94%,这对石煤提钒实际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 彬,朱 云
    2012,21(4):66-6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用直流电弧炉对高硫铬铁矿冶炼高碳铬铁工艺进行实验室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炉渣碱度对铬铁产品的含硫量有明显影响。在1780 ℃时的理论较佳碱度为1.5,过高或过低的碱度,脱硫能力都会下降。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铬铁产品的铬含量和回收率也越高,最佳温度范围为1750~1800 ℃。在1780℃下,焦碳加入量最佳范围12%~15%,若低于12%,铬铁的还原回收率低于90%;高于15%,铬铁的硫含量超过0.06%。用试含硫0.12%的铬铁矿在最佳条件下冶炼,获得含Cr 62.78%,S 0.040%,P 0.040%的铬铁产品。
  • 黄彦龙,柏少军
    2012,21(4):69-7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短缺的局面。合理开发富含多种有价金属的黑色岩系钼镍矿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钼镍矿的矿物组成和特性的分析,介绍了当前钼镍矿的处理工艺研究概况。提出了选冶联合处理钼镍矿的工艺,以及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钼镍矿的性质特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这既符合当今国际矿产资源发展的趋势,同事也对其他低品位多有价金属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后宝明
    2012,21(4):73-7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开展了热压浸出法处理黑白钨矿浸出钨的试验,重点考察了碱矿比、苛性钠配比、液固比、氧气压力、浸出温度与浸出时间对钨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矿比从20%逐渐增加到45%时,钨的浸出率随碱量的增加逐渐提高;苛性钠添加量在高于390g时,钨浸出率在93%以上,且钨浸出率随着苛性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液固比的增大,钨的浸出率由到87.43%提高至95%以上,但最佳液固比为3:1时能提高精矿的处理能力;通氧不利于钨的浸出,最佳浸出温度为160℃、浸出时间为1h时,钨的浸出率达95.55%。
  • 薛文忠,刘淑清
    2012,21(4):78-8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我国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存在种分分解过程存在分解率低、分解时间长、种子比大、产品质量波动大等问题。本文在详细讨论分解温度、原液苛性比值、晶种质量及铝酸钠溶液杂质含量等工艺条件对种分分解过程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分解原液的苛性比值、两段降温分解制度、醋酸增加晶种活性、降低铝酸钠溶液中Ns、Nc杂质含量和采用添加剂的技术等几种强化种分分解过程的途径。同时对不同氧化铝生产工艺中的种分分解过程,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可为我国氧化铝的优质高产、降低能耗提供借鉴。
  • 朱玉平,张旭,王一非,吕忠华
    2012,21(4):82-8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概述了现今国内外生产硫酸铜的工艺现状,简述了利用各种原料生产硫酸铜的基本原理、工艺优缺点、应用前景等特点,可为新建硫酸铜厂的生产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 设备与自动化
  • 范玉佼,刘向军,蒋兴宇
    2012,21(4):85-8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固定床反应器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反应区内气体流动均匀程度,入口处气体预分流器的优化设计非常重要,本文以一轴流固定床入口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入口空腔内气体流动情况,对比分析了加设预气体分布器的优势,并对比研究了分流器侧壁面开孔的孔隙率、孔径、开孔位置以及分布器尺寸等对流场气流分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
  • 胡小林,黄麟森,王清峰
    2012,21(4):89-9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目前煤矿行业广泛采用定向钻进,对随钻测量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介绍了随钻测量装置系统的原理,并采用无需电池供电的方法给测斜探管供电,节省了以往因探管电池电量耗尽而退出全部钻杆更换电池的时间以及减少了测量装置系统的成本。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实际的随钻测量装置,并通过工业试验证明研制的随钻测量系统能够完成倾角、方位角、工具面向角等参数的测量,提高了钻进效率。
  • 刘继明
    2012,21(4):93-9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以某铜矿选矿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为背景,介绍了Wonderware软件的特点,利用Wonderware的系统平台软件构建了一个选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阐述了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和设计。实践证明,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可以方便的实现对选矿流程的在线监控和操作,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
  • 环境与再生资源
  • 孙鑫,宁平,唐晓龙,易红宏,周连碧,张旭
    2012,21(4):97-10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监管责任重大,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是建立固体废物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环境风险评价,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比较,总结对比了主要的五种风险评价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安全检查表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模糊逻辑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根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的特点及其环境风险特性与评价要求,提出将模糊逻辑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使用,为正在逐步发展的工业固体废物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 工艺矿物学与分析测试
  • 伍玉涛,陈志平,贺存君,刘涛
    2012,21(4):103-10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为了实现微波相移法检测铁精矿水分,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微波透过铁精矿物料后微波信号的相移与铁精矿的质量厚度和等效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微波相移法检测铁精矿水分的数学模型。根据介电原理进行一系列试验验证,得到的了微波相移法检测铁精矿水分的定标曲线,通过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铁精矿水分检测。
  • 其他
  • 李梅
    2012,21(4):107-1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探讨了有色冶金专业图书在编辑加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数据统计问题、图的使用、技术性问题和文风等,本文通过大量具体实例解析了这些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为广大有色冶金专业工作者在撰写相关专业科技图书时提高写作水平提供参考,以促进有色冶金专业图书出版的整体质量。
    采矿与选矿
  • 刘建远,罗科华,周兵仔
    摘要:
    利用活塞缸体压载装置,在压力试验机上对三种铁矿石物料分别进行了窄粒级和宽粒级给料的颗粒床粒间粉碎试验研究。试验用的5个窄粒级为2.5/3.2; 1.6/2.0; 0.8/1.0; 0.4/0.5和0.2/0.25 mm,宽粒级为0/4.0 mm;压强变化范围为30至360 MPa。结果表明,颗粒床单位质量物料吸收的能量与压强有线性关系;压载产物细度随压强的增加而加大,但加大的幅度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变小;不同粒度的窄粒级颗粒床的压载产物粒度分布曲线之间不存在自相似性。试验数据可用于建立关于这三种矿石物料的粒间粉碎数学模型。
  • 黄正均,杨志军
    摘要:
    为保证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需对-30m水平挂帮矿进行开采,而西南边帮的稳定确保挂帮矿的顺利开采,因此基于杏山铁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杏山铁矿矿区在露天转地下条件下,对西南帮边坡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西南边坡变形破坏规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杏山铁矿GM(1,1)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杏山铁矿边坡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其变化趋势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GM(1,1)预测模型的可靠性,为模型后期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梁强,侯克鹏,司悦彤
    2012,21(4):10-1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根据岩性选择地应力测点的位置,采用套孔应力解除法测得该矿山三维地应力测试结果,线性回归得出最大主应力随深度的变化,使地应力更好地应用于岩爆预测。从岩爆发生的力学要求,脆性要求,完整性要求和储能要求等四个方面来描述岩爆发生的可能性,系统提高了岩爆倾向性预测的准确性,并与该矿现场岩爆情况,发生的位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一套新的简便、完整的岩爆倾向性预测的方法。
  • 臧怀壮,李鑫,龚兵,李国仲,花宝玲
    2012,21(4):14-1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地下矿山装药车的发展现状,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计算机、通信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装药车在地下矿山的无人化操作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 李松清,魏明安,曾克文
    2012,21(4):17-2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与传统的铁矿抑制剂淀粉做比较,对DX-1在某宁乡式高磷鲕状赤铁矿反浮选脱磷中的应用做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磨矿细度为-74μm含量占90%,以BK422为反浮选脱磷捕收剂,DX-1的抑制效果比淀粉明显要好。经过一粗两精开路浮选流程可以获得P品位0.37%,,Fe回收率89.64%的铁精矿。
  • 王伊杰,文书明,刘建,吕梦阳,邓久帅
    2012,21(4):21-2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闪锌矿的抑制剂及活化剂、异极矿和菱锌矿的活化剂及其作用机理和它们在选矿厂中的应用,认为通过进一步对锌矿物与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与探索,研制新型高效的药剂仍是主要方向的研究方向。
  • 刘明宝,印万忠,韩跃新,孙中强,段理祎
    2012,21(4):26-2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X射线辐射机的外形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工作过程,并对X射线辐射分选技术的物理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针对辽宁地区低品位钼矿和镍矿进行了X射线预分选试验。低品位钼矿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分离阈值为0.30时,可获得原矿抛尾率为63.70%,富集比2.03,精矿回收率为73.11%,精矿品位为0.130%的良好指标;低品位镍矿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分选阈值为0.05时,可获得原矿抛尾率为61.63%,富集比1.45,精矿回收率为61.92%,精矿品位为0.64%的良好指标。
  • 韩伟
    2012,21(4):30-3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根据试验尾矿中的铂钯矿物绝大多数与铁矿物结合的性质特点,本试验研究采用磁选 浮选的联合流程来回收尾矿中的铂钯金属,采用推荐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铂钯精矿中铂、钯品位分别为11.20 g/t、28.37 g/t,回收率分别为54.70%、57.19%,技术指标较为理想,充分回收了铂族金属资源,对加大这些宝贵铂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 陈学辉
    2012,21(4):33-3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摘要: 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为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防止灾害事故发生,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事故树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对系统安全评价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集对分析的基本理论,以及集对分析理论与事故树分析的结合求解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模型;接着以尾矿库安全评价为例,并分析计算结果;最后总结了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在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进行判定的优越性。
  • 马海军
    2012,21(4):38-4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钻探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危及人身安全。由于野外施工作业的不确定性,很难量化分析,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构建钻探施工事故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权重,建立AHP-Fuzzy评价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其危险性,为企业进行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 宋凯伟,刘殿文
    2012,21(4):41-4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针对近年来研发出来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铜矿浮选捕收剂以及改进的浮选新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与系统归纳,主要从氧、硫化铜两方面综述了浮选新工艺与单一浮选捕收剂、组合捕收剂的实际应用效果。
  • 叶峰宏,刘全军,邓荣东,胡婷
    2012,21(4):46-4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该矿石原矿为铜铅锌的氧化矿,原矿含铅3.78%,含锌3.92%,含铜0.303%。且铅氧化率高,达到了近50%。现场采用了“部分混浮—抑锌浮铅铜—锌浮选—铜铅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但最终铜铅分离指标不理想。经过试验最终制定一精三粗二扫的流程并获得含铜17.85%,含铅7.61%的铜精矿与含铜2.65%,含铅53.90%的铅精矿。
  • 冶金与材料
  • 范艳青
    2012,21(4):50-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对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进行了研究,通过在高温下NaOH与钛渣中含硅矿物的反应,破坏对铁形成包裹的硅酸盐,焙烧物水浸脱硅后,再酸浸除铁等杂质,得到TiO2含量大于92%的高品质人造金红石。通过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钛渣制备人造金红石最佳工艺参数:氢氧化钠按钛渣中铝、硅含量理论量的4.5倍加入混均,900℃焙烧1小时。焙烧样在液固比1:1、常温下水洗涤1h脱硅;洗涤样在液固比4:1,盐酸浓度18%,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4h条件下进行了酸浸除杂;900℃下煅烧1h。
  • 郭磊,彭金辉
    2012,21(4):54-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开展了白钨精矿的微波干燥新工艺研究,考察了微波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以及物料质量三因素对相对脱水率的影响。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以白钨精矿相对脱水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组合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所得优化工艺条件为:物料温度92℃,微波干燥时间174s,物料质量135g,白钨精矿的相对脱水率达到82.4%,验证试验实际值与预测值比较接近,可靠性较高。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电加热干燥相比,微波干燥时间缩短了97.5%,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优化设计对工艺参数具有较好的优化和预测,微波干燥白钨精矿新工艺合理可行,对矿物的微波干燥工艺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尹久发,张启旺,张敏,卢红波
    2012,21(4):58-6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研究了锡阳极泥锡锑分离硫化挥发过程 ,硫化铁加入量、反应时间、焙烧反应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硫化铁与锡阳极泥比25%,反应温度1050?50℃,反应时间2h的试验条件下,锡阳极泥锡锑有价金属元素分离率达90%以上,实现了锡阳极泥中锡锑等高价值金属元素有效综合利用,创新火法处理锡阳极泥锡锑分离工艺。
  • 徐亚飞,李永刚,廖元双,杨大锦
    2012,21(4):63-6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主要针对我国特有的钒矿资源-石煤进行了浸出性能的研究,通过对熟化硫酸用量、熟化温度、熟化时间、浸出时间、进出温度等条件的研究,提出了硫酸熟化-浸出法从石煤中浸出钒的新工艺,浸出率可达94%,这对石煤提钒实际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 彬,朱 云
    2012,21(4):66-6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用直流电弧炉对高硫铬铁矿冶炼高碳铬铁工艺进行实验室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炉渣碱度对铬铁产品的含硫量有明显影响。在1780 ℃时的理论较佳碱度为1.5,过高或过低的碱度,脱硫能力都会下降。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铬铁产品的铬含量和回收率也越高,最佳温度范围为1750~1800 ℃。在1780℃下,焦碳加入量最佳范围12%~15%,若低于12%,铬铁的还原回收率低于90%;高于15%,铬铁的硫含量超过0.06%。用试含硫0.12%的铬铁矿在最佳条件下冶炼,获得含Cr 62.78%,S 0.040%,P 0.040%的铬铁产品。
  • 黄彦龙,柏少军
    2012,21(4):69-7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矿产资源保有储量短缺的局面。合理开发富含多种有价金属的黑色岩系钼镍矿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防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钼镍矿的矿物组成和特性的分析,介绍了当前钼镍矿的处理工艺研究概况。提出了选冶联合处理钼镍矿的工艺,以及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钼镍矿的性质特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这既符合当今国际矿产资源发展的趋势,同事也对其他低品位多有价金属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后宝明
    2012,21(4):73-7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开展了热压浸出法处理黑白钨矿浸出钨的试验,重点考察了碱矿比、苛性钠配比、液固比、氧气压力、浸出温度与浸出时间对钨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矿比从20%逐渐增加到45%时,钨的浸出率随碱量的增加逐渐提高;苛性钠添加量在高于390g时,钨浸出率在93%以上,且钨浸出率随着苛性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液固比的增大,钨的浸出率由到87.43%提高至95%以上,但最佳液固比为3:1时能提高精矿的处理能力;通氧不利于钨的浸出,最佳浸出温度为160℃、浸出时间为1h时,钨的浸出率达95.55%。
  • 薛文忠,刘淑清
    2012,21(4):78-8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我国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存在种分分解过程存在分解率低、分解时间长、种子比大、产品质量波动大等问题。本文在详细讨论分解温度、原液苛性比值、晶种质量及铝酸钠溶液杂质含量等工艺条件对种分分解过程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分解原液的苛性比值、两段降温分解制度、醋酸增加晶种活性、降低铝酸钠溶液中Ns、Nc杂质含量和采用添加剂的技术等几种强化种分分解过程的途径。同时对不同氧化铝生产工艺中的种分分解过程,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可为我国氧化铝的优质高产、降低能耗提供借鉴。
  • 朱玉平,张旭,王一非,吕忠华
    2012,21(4):82-8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概述了现今国内外生产硫酸铜的工艺现状,简述了利用各种原料生产硫酸铜的基本原理、工艺优缺点、应用前景等特点,可为新建硫酸铜厂的生产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 设备与自动化
  • 范玉佼,刘向军,蒋兴宇
    2012,21(4):85-8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固定床反应器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反应区内气体流动均匀程度,入口处气体预分流器的优化设计非常重要,本文以一轴流固定床入口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入口空腔内气体流动情况,对比分析了加设预气体分布器的优势,并对比研究了分流器侧壁面开孔的孔隙率、孔径、开孔位置以及分布器尺寸等对流场气流分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
  • 胡小林,黄麟森,王清峰
    2012,21(4):89-9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目前煤矿行业广泛采用定向钻进,对随钻测量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介绍了随钻测量装置系统的原理,并采用无需电池供电的方法给测斜探管供电,节省了以往因探管电池电量耗尽而退出全部钻杆更换电池的时间以及减少了测量装置系统的成本。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实际的随钻测量装置,并通过工业试验证明研制的随钻测量系统能够完成倾角、方位角、工具面向角等参数的测量,提高了钻进效率。
  • 刘继明
    2012,21(4):93-9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以某铜矿选矿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为背景,介绍了Wonderware软件的特点,利用Wonderware的系统平台软件构建了一个选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阐述了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和设计。实践证明,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可以方便的实现对选矿流程的在线监控和操作,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
  • 环境与再生资源
  • 孙鑫,宁平,唐晓龙,易红宏,周连碧,张旭
    2012,21(4):97-10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监管责任重大,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是建立固体废物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环境风险评价,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比较,总结对比了主要的五种风险评价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安全检查表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模糊逻辑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根据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尾矿库、渣场)的特点及其环境风险特性与评价要求,提出将模糊逻辑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使用,为正在逐步发展的工业固体废物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 工艺矿物学与分析测试
  • 伍玉涛,陈志平,贺存君,刘涛
    2012,21(4):103-10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为了实现微波相移法检测铁精矿水分,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微波透过铁精矿物料后微波信号的相移与铁精矿的质量厚度和等效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微波相移法检测铁精矿水分的数学模型。根据介电原理进行一系列试验验证,得到的了微波相移法检测铁精矿水分的定标曲线,通过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铁精矿水分检测。
  • 其他
  • 李梅
    2012,21(4):107-11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探讨了有色冶金专业图书在编辑加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数据统计问题、图的使用、技术性问题和文风等,本文通过大量具体实例解析了这些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为广大有色冶金专业工作者在撰写相关专业科技图书时提高写作水平提供参考,以促进有色冶金专业图书出版的整体质量。

为了给您提供更优质的网页浏览体验,请使用 Firefox 、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
造,精品期刊,传
播学术成果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010-63299751

杂志信息

期刊简介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299751

传真:010-63299754

QQ:XXXXXXX

Email:kuangye@bgrimm.com

邮编:100160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八区23号楼905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冶》编辑部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