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6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采矿与选矿
  • 张晓宇,宋志英,田玉明,何爱东
    摘要:
    为了解决深井软岩巷道条件下围岩破碎变形直至破坏的不均匀性和观测结果的不准确性,本文采用声波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深井软岩沿空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相互综合、纠正对某矿井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进行了分析测试,精确得到了沿空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为相似条件下的松动圈测试提供借鉴,对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 刘书杰,王中明,陈定洲
    摘要:
    采用无氟工艺对某锡尾矿进行了长石、石英无氟分离,将石英中SiO2含量从77.82%提高到93.71%,同时长石中K2O Na2O含量从6.67%提高到10.18%,为该尾矿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 曾茂青,孙广周,叶家笋
    摘要:
    氧化铅锌矿的选矿是国内外选矿界公认的难题。本项目经过大量的设计、复配研究,成功开发了氧化锌新型捕收剂KZ,获得了总锌精矿品位35.09%、回收率86.69%,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 崔毅琦,王凯,童雄,孟奇,王科军
    2014,23(6):14-1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难选微细粒钛铁矿的回收是矿物加工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浮选药剂,选别工艺和分选设备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实践,并对难选微细粒钛铁矿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俊旺,郭汝民
    2014,23(6):18-2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针对承德建龙铁矿精矿品位偏低的问题,通过对螺旋溜槽选别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试验,使磨选工艺技术得到全面优化,解决了原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符合选矿厂“优质高效、节能降耗”的发展方向。
  • 黄瑞强,阮英华,雷主生,刘鹏飞,崔麦英
    2014,23(6):22-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内容: 通过分析丰山铜矿铜钼分离的药剂制度及存在问题,采用高效有机抑制剂D8替代常规抑制剂硫化钠开展铜钼分离选矿小型试验。试验在不增加选矿成本的情况下,选钼回收率得到有效提高。试验推荐选别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冉金城,刘全军,张治国
    2014,23(6):27-3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论文对宣威某难选钛铁矿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针对原矿含铁27.25%,含二氧化钛的品位为5.79%,且铁主要为赤铁矿,其次为硅酸铁的矿物组成特点。经多个试验流程对比分析,最终决定采用“高梯度磁选-螺旋溜槽抛尾-摇床”的工艺流程方案,得到了铁的品位为56.45%,回收率为62.52%的铁精矿和钛的品位为43.87%,回收率为71.38%的钛精矿两个产品,取得较好的试验指标。
  • 冶金与材料
  • 韩跃新,马松勃,王 虹
    2014,23(6):32-3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以某冶炼闪速炉渣和煤为原料研究了深度还原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确定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铁还原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铁的金属化率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加并达到一极限值。建立了1200~1350℃下FeO与C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传质活化能。试验表明,炉渣与C深度还原化学反应速率由FeO从液态炉渣内部向反应表面的传质系数所控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FeO的传质系数逐渐变大,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传质系数逐渐变小,反应的传质活化能在200~350kJ /mol之间。
  • 胡鑫,王少龙,雷霆,巫旭
    2014,23(6):36-3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采用氯化-水解法从砷锑烟尘制取三氧化二锑,在砷锑烟尘经酸浸脱砷工序后,分别考虑了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稀释比对锑水解的影响和稀释比、氨水过量系数、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氯氧锑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比为6:1、温度为25℃和水解时间为1.5h条件下水解,及在液固比为1.5:1、反应温度为25℃、水解时间为0.5h和氨水过量系数为1.5条件下脱氯,最后可得到砷锑烟尘中锑的回收率达到80.99%。
  • 罗凌艳,陈科彤,高珺,包崇军,汤顺贤,张永平,徐亚飞
    2014,23(6):40-4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根据富铅渣的性质,对渣含铅的影响因素如渣型、热工制度、炉料质量以及工艺操作等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生产经验,探索出适合鼓风炉熔炼的渣型、风量、配料的准确性等相关技术参数。最后指出对于含大量硅酸铅的富铅渣,只有将渣型选择为:Fe20%~22%、SiO219%~21%、CaO14%~16%、Zn11%~13%,炉内鼓风量控制为14500~15000m3/h,且要不断提高配料的准确性,才能达到较好的熔炼指标。
  • 王海云,华宏全,舒波,陈加希,俞小花,倪源
    2014,23(6):43-4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以铅冰铜特定工艺条件下的氧压浸出液为原料,用M5640溶剂萃取分离回收铜的实验研究。考查了不同有机相浓度、相比、混合时间的萃取和反萃效果,并进行了若干多级逆流实验。最终得出采用有机相浓度40%,相比O/A=3/1,五级逆流萃取方式可提取出原液中98..13%的铜。
  • 解海波
    2014,23(6):47-5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精细配料设计是烧结机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烧结矿成分的重要把关环节,对烧结矿的产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成分、基础性能不同,物理性能各异,合理调整原料配合比,能为烧结生产增值。烧结配矿直接影响着烧结矿亚铁含量和碱度,影响高炉的顺产高产。因此,设计伊始就要特别重视烧结料配矿的精细性设计。本文通过精细配料设计在烧结设计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效益的分析论证,阐明了精细配料设计是提高烧结乃至整个钢厂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号召设计者及时引起重视并在设计中大力提倡。
  • 设备与自动化
  • 王小宇,郭跃久,姜磊,王文静
    2014,23(6):51-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为了优化浓缩机中心驱动单元的结构,利用ANSYS对驱动单元的各个部件进行应力计算,通过计算对相应部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满足刚度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的驱动单元结构重量得到了减轻,这对机械设计过程中从设计上保证传动机构的工作条件,减少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环境与再生资源
  • 叶力佳,申士富
    2014,23(6):55-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通过研究某尾矿砂的颗粒级配,及该尾矿砂与天然砂的的合适配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析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砌块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该尾矿混合砂完全可以应用在混凝土中,掺加量以不超过30%为宜。为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适用、有效的解决方案。
  • 欧也斐
    2014,23(6):59-6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锌冶炼过程中产出的窑渣含Ag、Au、Cu、Zn、Pb、Fe、C等多种有价元素,根据窑渣中有价元素的物相和嵌布特点,采用浮选的方法进行回收,获得煤精矿C 69.45%,回收率90.03%,发热量25.5 kJ/kg,银精矿含Ag 1041 g/t、Au 6.7 g/t、Cu 3.1%、Zn 9.0%,回收率分别为Ag 77.60%、Au 65.93%、Cu 74.76%、Zn 53.68%。
  • 工艺矿物学与分析测试
  • 杨俊龙,刘全军,郭艳华,肖红,姜美光
    2014,23(6):63-6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矿样取自兰坪某铅锌矿,原矿含铅2.84%,氧化率为91.7%,属难选氧化矿。通过对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探明矿物的嵌布状态及伴生关系。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制订探索试验的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最终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4.6%;最佳药剂制度为:硫化铅浮选时碳酸钠用量为1000g/t,水玻璃用量为1000g/t,组合捕收剂乙基黄药 丁基铵黑药为60 50 g/t;氧化铅采用硫化后浮选,硫化钠用量为2 kg/t,丁基黄药用量为100g/t。闭路试验根据条件试验确定的药剂制度,得到最终的选矿指标为:铅精矿品位为23.41%,银的品位为805.76 g/t。
    采矿与选矿
  • 张晓宇,宋志英,田玉明,何爱东
    摘要:
    为了解决深井软岩巷道条件下围岩破碎变形直至破坏的不均匀性和观测结果的不准确性,本文采用声波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深井软岩沿空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相互综合、纠正对某矿井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进行了分析测试,精确得到了沿空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为相似条件下的松动圈测试提供借鉴,对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 刘书杰,王中明,陈定洲
    摘要:
    采用无氟工艺对某锡尾矿进行了长石、石英无氟分离,将石英中SiO2含量从77.82%提高到93.71%,同时长石中K2O Na2O含量从6.67%提高到10.18%,为该尾矿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 曾茂青,孙广周,叶家笋
    摘要:
    氧化铅锌矿的选矿是国内外选矿界公认的难题。本项目经过大量的设计、复配研究,成功开发了氧化锌新型捕收剂KZ,获得了总锌精矿品位35.09%、回收率86.69%,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 崔毅琦,王凯,童雄,孟奇,王科军
    2014,23(6):14-1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难选微细粒钛铁矿的回收是矿物加工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浮选药剂,选别工艺和分选设备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实践,并对难选微细粒钛铁矿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俊旺,郭汝民
    2014,23(6):18-2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针对承德建龙铁矿精矿品位偏低的问题,通过对螺旋溜槽选别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试验,使磨选工艺技术得到全面优化,解决了原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符合选矿厂“优质高效、节能降耗”的发展方向。
  • 黄瑞强,阮英华,雷主生,刘鹏飞,崔麦英
    2014,23(6):22-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内容: 通过分析丰山铜矿铜钼分离的药剂制度及存在问题,采用高效有机抑制剂D8替代常规抑制剂硫化钠开展铜钼分离选矿小型试验。试验在不增加选矿成本的情况下,选钼回收率得到有效提高。试验推荐选别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冉金城,刘全军,张治国
    2014,23(6):27-3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论文对宣威某难选钛铁矿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针对原矿含铁27.25%,含二氧化钛的品位为5.79%,且铁主要为赤铁矿,其次为硅酸铁的矿物组成特点。经多个试验流程对比分析,最终决定采用“高梯度磁选-螺旋溜槽抛尾-摇床”的工艺流程方案,得到了铁的品位为56.45%,回收率为62.52%的铁精矿和钛的品位为43.87%,回收率为71.38%的钛精矿两个产品,取得较好的试验指标。
  • 冶金与材料
  • 韩跃新,马松勃,王 虹
    2014,23(6):32-3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以某冶炼闪速炉渣和煤为原料研究了深度还原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确定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铁还原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铁的金属化率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加并达到一极限值。建立了1200~1350℃下FeO与C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传质活化能。试验表明,炉渣与C深度还原化学反应速率由FeO从液态炉渣内部向反应表面的传质系数所控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FeO的传质系数逐渐变大,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传质系数逐渐变小,反应的传质活化能在200~350kJ /mol之间。
  • 胡鑫,王少龙,雷霆,巫旭
    2014,23(6):36-3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采用氯化-水解法从砷锑烟尘制取三氧化二锑,在砷锑烟尘经酸浸脱砷工序后,分别考虑了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稀释比对锑水解的影响和稀释比、氨水过量系数、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氯氧锑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比为6:1、温度为25℃和水解时间为1.5h条件下水解,及在液固比为1.5:1、反应温度为25℃、水解时间为0.5h和氨水过量系数为1.5条件下脱氯,最后可得到砷锑烟尘中锑的回收率达到80.99%。
  • 罗凌艳,陈科彤,高珺,包崇军,汤顺贤,张永平,徐亚飞
    2014,23(6):40-4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根据富铅渣的性质,对渣含铅的影响因素如渣型、热工制度、炉料质量以及工艺操作等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生产经验,探索出适合鼓风炉熔炼的渣型、风量、配料的准确性等相关技术参数。最后指出对于含大量硅酸铅的富铅渣,只有将渣型选择为:Fe20%~22%、SiO219%~21%、CaO14%~16%、Zn11%~13%,炉内鼓风量控制为14500~15000m3/h,且要不断提高配料的准确性,才能达到较好的熔炼指标。
  • 王海云,华宏全,舒波,陈加希,俞小花,倪源
    2014,23(6):43-4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以铅冰铜特定工艺条件下的氧压浸出液为原料,用M5640溶剂萃取分离回收铜的实验研究。考查了不同有机相浓度、相比、混合时间的萃取和反萃效果,并进行了若干多级逆流实验。最终得出采用有机相浓度40%,相比O/A=3/1,五级逆流萃取方式可提取出原液中98..13%的铜。
  • 解海波
    2014,23(6):47-5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精细配料设计是烧结机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烧结矿成分的重要把关环节,对烧结矿的产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成分、基础性能不同,物理性能各异,合理调整原料配合比,能为烧结生产增值。烧结配矿直接影响着烧结矿亚铁含量和碱度,影响高炉的顺产高产。因此,设计伊始就要特别重视烧结料配矿的精细性设计。本文通过精细配料设计在烧结设计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效益的分析论证,阐明了精细配料设计是提高烧结乃至整个钢厂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号召设计者及时引起重视并在设计中大力提倡。
  • 设备与自动化
  • 王小宇,郭跃久,姜磊,王文静
    2014,23(6):51-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为了优化浓缩机中心驱动单元的结构,利用ANSYS对驱动单元的各个部件进行应力计算,通过计算对相应部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满足刚度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的驱动单元结构重量得到了减轻,这对机械设计过程中从设计上保证传动机构的工作条件,减少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环境与再生资源
  • 叶力佳,申士富
    2014,23(6):55-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通过研究某尾矿砂的颗粒级配,及该尾矿砂与天然砂的的合适配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析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砌块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该尾矿混合砂完全可以应用在混凝土中,掺加量以不超过30%为宜。为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适用、有效的解决方案。
  • 欧也斐
    2014,23(6):59-6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锌冶炼过程中产出的窑渣含Ag、Au、Cu、Zn、Pb、Fe、C等多种有价元素,根据窑渣中有价元素的物相和嵌布特点,采用浮选的方法进行回收,获得煤精矿C 69.45%,回收率90.03%,发热量25.5 kJ/kg,银精矿含Ag 1041 g/t、Au 6.7 g/t、Cu 3.1%、Zn 9.0%,回收率分别为Ag 77.60%、Au 65.93%、Cu 74.76%、Zn 53.68%。
  • 工艺矿物学与分析测试
  • 杨俊龙,刘全军,郭艳华,肖红,姜美光
    2014,23(6):63-6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矿样取自兰坪某铅锌矿,原矿含铅2.84%,氧化率为91.7%,属难选氧化矿。通过对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探明矿物的嵌布状态及伴生关系。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制订探索试验的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最终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4.6%;最佳药剂制度为:硫化铅浮选时碳酸钠用量为1000g/t,水玻璃用量为1000g/t,组合捕收剂乙基黄药 丁基铵黑药为60 50 g/t;氧化铅采用硫化后浮选,硫化钠用量为2 kg/t,丁基黄药用量为100g/t。闭路试验根据条件试验确定的药剂制度,得到最终的选矿指标为:铅精矿品位为23.41%,银的品位为805.76 g/t。
    采矿与选矿
  • 张晓宇,宋志英,田玉明,何爱东
    摘要:
    为了解决深井软岩巷道条件下围岩破碎变形直至破坏的不均匀性和观测结果的不准确性,本文采用声波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深井软岩沿空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相互综合、纠正对某矿井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进行了分析测试,精确得到了沿空巷道围岩松动圈的范围,为相似条件下的松动圈测试提供借鉴,对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 刘书杰,王中明,陈定洲
    摘要:
    采用无氟工艺对某锡尾矿进行了长石、石英无氟分离,将石英中SiO2含量从77.82%提高到93.71%,同时长石中K2O Na2O含量从6.67%提高到10.18%,为该尾矿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 曾茂青,孙广周,叶家笋
    摘要:
    氧化铅锌矿的选矿是国内外选矿界公认的难题。本项目经过大量的设计、复配研究,成功开发了氧化锌新型捕收剂KZ,获得了总锌精矿品位35.09%、回收率86.69%,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 崔毅琦,王凯,童雄,孟奇,王科军
    2014,23(6):14-1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难选微细粒钛铁矿的回收是矿物加工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浮选药剂,选别工艺和分选设备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实践,并对难选微细粒钛铁矿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俊旺,郭汝民
    2014,23(6):18-2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针对承德建龙铁矿精矿品位偏低的问题,通过对螺旋溜槽选别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试验,使磨选工艺技术得到全面优化,解决了原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符合选矿厂“优质高效、节能降耗”的发展方向。
  • 黄瑞强,阮英华,雷主生,刘鹏飞,崔麦英
    2014,23(6):22-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内容: 通过分析丰山铜矿铜钼分离的药剂制度及存在问题,采用高效有机抑制剂D8替代常规抑制剂硫化钠开展铜钼分离选矿小型试验。试验在不增加选矿成本的情况下,选钼回收率得到有效提高。试验推荐选别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冉金城,刘全军,张治国
    2014,23(6):27-3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论文对宣威某难选钛铁矿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针对原矿含铁27.25%,含二氧化钛的品位为5.79%,且铁主要为赤铁矿,其次为硅酸铁的矿物组成特点。经多个试验流程对比分析,最终决定采用“高梯度磁选-螺旋溜槽抛尾-摇床”的工艺流程方案,得到了铁的品位为56.45%,回收率为62.52%的铁精矿和钛的品位为43.87%,回收率为71.38%的钛精矿两个产品,取得较好的试验指标。
  • 冶金与材料
  • 韩跃新,马松勃,王 虹
    2014,23(6):32-35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以某冶炼闪速炉渣和煤为原料研究了深度还原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确定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铁还原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铁的金属化率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加并达到一极限值。建立了1200~1350℃下FeO与C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传质活化能。试验表明,炉渣与C深度还原化学反应速率由FeO从液态炉渣内部向反应表面的传质系数所控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FeO的传质系数逐渐变大,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传质系数逐渐变小,反应的传质活化能在200~350kJ /mol之间。
  • 胡鑫,王少龙,雷霆,巫旭
    2014,23(6):36-3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采用氯化-水解法从砷锑烟尘制取三氧化二锑,在砷锑烟尘经酸浸脱砷工序后,分别考虑了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稀释比对锑水解的影响和稀释比、氨水过量系数、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氯氧锑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比为6:1、温度为25℃和水解时间为1.5h条件下水解,及在液固比为1.5:1、反应温度为25℃、水解时间为0.5h和氨水过量系数为1.5条件下脱氯,最后可得到砷锑烟尘中锑的回收率达到80.99%。
  • 罗凌艳,陈科彤,高珺,包崇军,汤顺贤,张永平,徐亚飞
    2014,23(6):40-4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根据富铅渣的性质,对渣含铅的影响因素如渣型、热工制度、炉料质量以及工艺操作等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生产经验,探索出适合鼓风炉熔炼的渣型、风量、配料的准确性等相关技术参数。最后指出对于含大量硅酸铅的富铅渣,只有将渣型选择为:Fe20%~22%、SiO219%~21%、CaO14%~16%、Zn11%~13%,炉内鼓风量控制为14500~15000m3/h,且要不断提高配料的准确性,才能达到较好的熔炼指标。
  • 王海云,华宏全,舒波,陈加希,俞小花,倪源
    2014,23(6):43-4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以铅冰铜特定工艺条件下的氧压浸出液为原料,用M5640溶剂萃取分离回收铜的实验研究。考查了不同有机相浓度、相比、混合时间的萃取和反萃效果,并进行了若干多级逆流实验。最终得出采用有机相浓度40%,相比O/A=3/1,五级逆流萃取方式可提取出原液中98..13%的铜。
  • 解海波
    2014,23(6):47-5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精细配料设计是烧结机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烧结矿成分的重要把关环节,对烧结矿的产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成分、基础性能不同,物理性能各异,合理调整原料配合比,能为烧结生产增值。烧结配矿直接影响着烧结矿亚铁含量和碱度,影响高炉的顺产高产。因此,设计伊始就要特别重视烧结料配矿的精细性设计。本文通过精细配料设计在烧结设计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效益的分析论证,阐明了精细配料设计是提高烧结乃至整个钢厂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号召设计者及时引起重视并在设计中大力提倡。
  • 设备与自动化
  • 王小宇,郭跃久,姜磊,王文静
    2014,23(6):51-5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为了优化浓缩机中心驱动单元的结构,利用ANSYS对驱动单元的各个部件进行应力计算,通过计算对相应部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满足刚度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的驱动单元结构重量得到了减轻,这对机械设计过程中从设计上保证传动机构的工作条件,减少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环境与再生资源
  • 叶力佳,申士富
    2014,23(6):55-5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通过研究某尾矿砂的颗粒级配,及该尾矿砂与天然砂的的合适配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析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砌块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该尾矿混合砂完全可以应用在混凝土中,掺加量以不超过30%为宜。为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适用、有效的解决方案。
  • 欧也斐
    2014,23(6):59-6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锌冶炼过程中产出的窑渣含Ag、Au、Cu、Zn、Pb、Fe、C等多种有价元素,根据窑渣中有价元素的物相和嵌布特点,采用浮选的方法进行回收,获得煤精矿C 69.45%,回收率90.03%,发热量25.5 kJ/kg,银精矿含Ag 1041 g/t、Au 6.7 g/t、Cu 3.1%、Zn 9.0%,回收率分别为Ag 77.60%、Au 65.93%、Cu 74.76%、Zn 53.68%。
  • 工艺矿物学与分析测试
  • 杨俊龙,刘全军,郭艳华,肖红,姜美光
    2014,23(6):63-6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矿样取自兰坪某铅锌矿,原矿含铅2.84%,氧化率为91.7%,属难选氧化矿。通过对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探明矿物的嵌布状态及伴生关系。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制订探索试验的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最终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4.6%;最佳药剂制度为:硫化铅浮选时碳酸钠用量为1000g/t,水玻璃用量为1000g/t,组合捕收剂乙基黄药 丁基铵黑药为60 50 g/t;氧化铅采用硫化后浮选,硫化钠用量为2 kg/t,丁基黄药用量为100g/t。闭路试验根据条件试验确定的药剂制度,得到最终的选矿指标为:铅精矿品位为23.41%,银的品位为805.76 g/t。

为了给您提供更优质的网页浏览体验,请使用 Firefox 、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
造,精品期刊,传
播学术成果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010-63299751

杂志信息

期刊简介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299751

传真:010-63299754

QQ:XXXXXXX

Email:kuangye@bgrimm.com

邮编:100160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八区23号楼905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冶》编辑部

关注微信公众号